经济逻辑:微观经济学视角 李庚南:如何客观看待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温差”?

日期:2023-09-08作者:佚名阅读量:
文章摘要:如果所有微观经济主体或大多数微观经济主体运行差,宏观经济显然也不可能好到哪里去。需清楚的使,我们分析宏观与微观经济运行的“温差”或反差,并非是质疑宏观经济发展的成效,而是要按照“一分为二”的逻辑客观认识宏观与微观的差异。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的反差,恰恰给我们提供了全面解读经济现象的双重视角。

文/意见领袖专栏作家李庚男

毫无疑问,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充分表明,我国经济增速整体回升,市场需求逐步恢复,生产供给持续增加,转型升级扎实推进,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发展质量持续提高,经济社会全面恢复正常运行,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政策效果显现已逐渐显现。 但不言而喻,无论是金融部门反映的实体经济有效需求不足、中小微企业经营困难,还是居民消费降级倾向,似乎都出现了明显的“升温”。体验上的差异”。 有人说,宏观经济学是微观经济学的粗略总和。 如果所有或大多数微观经济实体表现不佳,宏观经济显然也不会好多少。 之所以出现宏观与微观的反差,不仅存在结构性问题,还存在体制问题和政策传导路径问题。

因此,如何客观看待宏观和微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温差”,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经济现象的复杂性,全面准确地了解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在对比中找到耦合点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关系,或者说只是决策的依据,也是突破发展瓶颈、促进经济平稳可持续增长的有效路径。

首先,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温差体现在经济总量和结构的差异上。 从逻辑上讲,市场化程度越高,由于企业管理素质、拥有和使用社会资源能力不同、行业不同,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市场个体的经营状况差异就越大。 这种情况在新旧经济增长模式转换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事实上,经济新增长动能的形成也意味着行业和企业发展动力的分化。 尤其是经过三年的疫情,实体企业发展的分化更加明显。 一些难以适应或尚未适应经济发展新趋势的传统经济主体,势必面临发展瓶颈,失去发展动力; 一些外向型企业没有及时适应国际国内“两大循环”新发展格局,面临外需持续萎缩、订单减少或转移的情况,势必陷入被动地位。 与此同时,一些企业善于在危机中发现机遇,顺势而为,迅速成长为“小巨人”、“单项冠军”和“专、有特色”企业。 这些企业虽然在众多中小微企业中属于少数,但它们对整体经济的贡献往往是其他发展下滑的中小微企业的几倍、几十倍,成为整体经济的中坚力量。经济复苏。 宏观经济持续复苏的数据既是对整体经济的粗略概括,也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骨干力量运行状况的抽象反映。 这不难解释,在宏观经济指标显示我国整体经济持续复苏的同时,不少中小微企业反映经营状况和持续经营面临较大压力。

其次,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温差”客观上体现为统计层面的差异。 我们知道,宏观经济数据是对整个经济进行综合统计和分析而得到的,反映了整个经济的整体情况。 反映总体经济形势的宏观数据是对个别运行状况的抽象和粗略概括,而不是完整的统计数据。 比如,反映工业生产的工业增加值指数,实际上统计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没有反映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的情况; 反映通货膨胀水平的CPI消费者价格指数描述了一篮子八个代表性行业。 商品和服务价格的总体变动程度可能反映的消费结构与个人消费结构不一致,因此往往与居民个人的具体消费情况和物价上涨感受存在较大差异; 而且不同人群对于涨价的看法也不同。 价格体验不同,不同消费结构的群体对价格的体验也不同; 不同地区的价格上涨速度不同经济逻辑:微观经济学视角,每个人对价格的感受也不同。 事实上,在微观层面,个体市场主体受到自身经营状况、获取和利用社会资源的能力以及认知水平的影响。 他们对宏观经济的感受与宏观经济的实际运行不可避免地存在较大差异。

此外,宏观数据统计方法的科学性以及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质量也可能影响其反映宏观经济的准确性和客观性,从而与微观市场主体的感受产生反差。 统计样本的选择和代表性、数据收集和处理方法等都会对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人们对数据的理解和感受。 例如,采购经理指数(PMI)作为快速、及时反映市场动态的先行指标,是基于对全国3000多家样本企业的连续问卷调查得出的。 统计样本的有限性和动态变化,必然导致问卷的结论与真实企业对经济冷热的感受存在差异。 又如反映社会就业状况的失业率指数。 由于现行标准中失业人员的定义不够明确,失业标准过低,且只涉及登记失业人口,忽略了未登记或自愿失业的人员,导致失业率高企。 实际数字可能被低估。 这不仅造成失业率指数与人们对就业率的实际感受存在差异,也必然影响失业救助和就业政策的准确性。

第三,宏微观经济的“温差”体现在金融层面,表现为宏观宽松货币向微观宽松信贷转化过程中的障碍,或者至少表现为事实宏观宽松货币不会传导至微观金融并转化为广泛信贷。 灵活适度、边际宽松的货币政策传导路径无疑是从“宽货币”转向“宽信贷”,通过释放市场流动性提振实体信心和投资意愿。 然而,宽信贷的出现取决于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的不断增长。 由于稳定增长面临“需求萎缩、供给冲击、预期减弱”的压力,资产短缺的出现可能成为宽松货币和宽松信贷之间的障碍。

一方面,M2持续高位运行,对应资本市场DR007的下跌,表明当前市场流动性实际上比较充足,宽币特征明显。 近年来,为促进经济复苏增长,央行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一致。增长率。 全社会货币供应量总体平稳宽松,货币宽松特征较为明显。 2022年4月以来,M2平均增速达到11.92%,总体增速保持在10%-13%的较高水平。 反映在资本市场上,代表资本市场利率走势的存款机构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DR001、DR007今年以来持续低位运行,DR001、DR007平均利率仍保持在较低水平。分别为1.55%和1.98%。 截至8月3日,DR001和DR007分别为1.07%和1.62%,而央行同期公布的常备借贷便利(SLF)隔夜和7天利率分别为2.75%和2.90%。 DR001和DR007显着低于央行常备贷款利率。 隔夜和7天利率的便利性充分说明市场流动性相对充裕,宽泛货币特征明显。

另一方面,M2与社融数据、信贷数据的对比显示,宽松货币向宽松信贷的转变仍存在障碍,具体表现为一定程度的资金闲置。 理论上,如果货币政策渠道畅通,宽松货币能够顺利转化为宽松信贷,那么M2增速与社会融资增速应该基本同步。 从实际情况看,由于M2同比增速(11.1%)超过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速(10.5%)和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速(10.9%)2022年5月,M2增速继续在社会融资之间运行,除人民币贷款外,还明显高于社会融资增速。 截至2023年6月末,M2同比增速11.3%,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速9%。 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这说明宽松货币释放的流动性并没有真正进入实体经济周期,而是在金融体系中积累,造成一定程度的“资金闲置”。 其表现之一是金融机构债券投资增速明显快于各类贷款增速。 截至2023年6月末,金融机构债券投资同比增长11.54%,高于各类贷款同比增速0.5个百分点;

第四,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对比还体现在经济增长与消费降级的对比上。 上半年我国经济稳步复苏的征兆之一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2%,保持较快增长; 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2%。 从对最终消费的贡献来看,高收入群体显然已经成为消费增长的基础支撑。 相对而言,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基本用于满足生存消费需求,即刚性消费需求,消费能力普遍较弱。 由于低收入群体占比较大(根据此前公布的官方数据,我国月收入低于1000元的人口有6亿),因此,大多数居民在消费支出方面的感受明显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趋势相关。 对比。

需要明确的是,我们在分析宏观经济运行与微观经济运行的“温差”或反差时,并不是质疑宏观经济发展的有效性,而是按照“一国两制”的逻辑客观认识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差异。分成两部分”。 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的对比,为我们全面解读经济现象提供了双重视角。 只有综合评估这两方面的情况经济逻辑:微观经济学视角,才能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

承认并高度重视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各个层面的对比,分析研判其背后的矛盾,无疑有助于优化宏观经济政策和运行机制。 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了解宏观数据与微观认知的差异,有助于他们从关注宏观数据的总体趋势和微观层面的具体情况入手,避免对经济现象的片面认识和误判。 这将导致制定更加现实和有效的政策措施。 事实上,宏观与微观的对比恰恰反映了经济发展的阻力点,也是揭示经济问题的有效切入点。

(本文作者简介:曾就职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人民银行,现为银行监管部门成员,长期负责金融服务推广工作)小企业,致力于研究小企业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