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原文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特辑)出版

日期:2023-08-29作者:佚名阅读量:
文章摘要: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全文。年出版,书名为《经济学―哲学手稿》。年出版,书名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并出版了单行本,此后又节选了部分内容,编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版第1卷;本书是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问世后刊行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新版单行本。来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编者注

《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未完成的手稿,是马克思主义形成阶段的一部重要著作。

1840年代初期,马克思积极致力于理论研究和革命实践。 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和劳动人民对解放的渴望,促使马克思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不懈努力。 他在《莱茵报》上发表的一系列文章表明,他开始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 1843年10月下旬,马克思移居巴黎。 在这里他对资本主义制度和法国工人运动进行田野调查,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和各种社会主义学说进行深入研究。 1844年2月,马克思在《德法年鉴》上发表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论》和《论犹太问题》,首次阐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标志着他彻底完成了他的哲学思想。世界观、立场发生变化。 此后,马克思继续艰苦探索,创造了无产阶级新的世界观。 他密切结合工人运动的实际经验,批判性地吸收德国古典哲学的积极成果,系统地研究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专着和各种社会主义文献,并作了大量摘录和笔记。 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于1844年5月底至6月初至8月期间撰写了《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

在这部手稿中,马克思从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立场出发,系统地、批判性地审视了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共产主义理论的各种历史文献和思想。 在经济学和资产阶级经济学的进程中,提出了新的经济观点、哲学观点和共产主义理论观点,并作了初步全面的阐述。

马克思在手稿中论述了劳动实践对人类文明和历史进步的重大意义。 他指出,人类是通过有意识的劳动生命活动,创造了社会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因此,“整个所谓的世界历史不过是人类通过人类劳动诞生的过程”(见第89页)。 这一科学论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正如恩格斯所说,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整个社会历史的钥匙”(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版》)。 卷。 4,p。 265)。 马克思从唯物史观这一基本前提出发,全面考察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强调这一理论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现实经济关系演变的反映。 一方面,他肯定了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在理论领域的积极成就; 研究方法。 马克思批判性地改造了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异化概念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原文,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展开了哲学批判。

马克思具体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劳动的四个基本特征:第一,劳动者与其自己的劳动产品异化。 由于社会的生产资料掌握在资本家手中,工人生产的产品不仅不属于工人所有,反而成为支配工人的异己敌对力量。 工人生产的东西越富有,他就越贫穷; 工人供给的越多,他自己就越便宜。 二是工人与自身生产活动的异化。 劳动本来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体现。 然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对工人具有外部强制性质。 在劳动中,劳动者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 他们不但没有感到快乐,反而感到不快乐; 他们没有自由地发展自己的体力和精神力量,而是忍受着身体上的摧残和精神上的折磨。 第三是人与自己本性的异化。 人是物种存在,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劳动是人的物种本质。 然而,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人们既失去了自由的、有意识的劳动,也失去了实现和确认自己生命活动的客体世界。 残酷的剥削和奴役使劳动变成了勉强维持物质存在的劳动者。 方法。 四是人与人之间的疏远。 劳动者与自己的劳动产品、与自己的生产活动、物种本质的异化的直接结果就是人与他人的异化、与他人的劳动的异化、与他人的劳动产品的异化。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关系产生了对抗和斗争。

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分析,揭示了资产阶级社会中资本与劳动之间不可调和的对立,指出私有财产的存在必然导致异化劳动,这必然给工人阶级和全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种族; 异化劳动只能通过扬弃私有财产来消除,而工人解放的政治形式是将社会从私有财产的统治下解放出来所必需的。马克思明确指出,要扬弃真正的私有财产,必须有真正的共产主义行动,“历史将

为了实现这一共产主义行动,以及我们在头脑中已经认识到的扬弃自身的运动,实际上将经历一个极其困难和漫长的过程”(见本书第126页)。马克思在他的《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同时批判了各种粗俗的、空想的共产主义理论,并在批判中初步阐述了自己的共产主义观点。

这份手稿对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费尔巴哈哲学和黑格尔辩证法进行了深入分析。 马克思高度评价了费尔巴哈对唯心主义的批判,充分肯定了费尔巴哈对唯物主义的贡献,同时指出了费尔巴哈哲学的局限性; 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的过程中,阐述了黑格尔辩证法的积极成果,提出了消化和改造这种辩证法思想的任务。他深刻阐述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指出“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解决反对派本身只有通过实际的方法,只有借助人类的实际力量才有可能; 因此,解决这种对立绝对不只是认知的任务,而是现实生活的任务,是哲学无法解决的。 这个任务正是因为哲学将其视为纯粹的理论任务。 》(见本书第85页)他还讨论了自然科学和工业的伟大历史作用,认为工业史是“一本关于人类本质力量的展开的书”(同上),并进一步指出自然科学“工业

在实践中走进人类生活,改造人类生活,为人类解放做准备”(见本书第86页)。此外,手稿还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自然历史、人类历史以及美的规律的深刻问题。 。 观点。

《1844 年经济和哲学手稿》由三本笔记本写成的手稿组成。 笔记本一的内容是:对斯密理论中的工资、资本利润和地租三个经济范畴进行比较分析,揭示斯密理论中的矛盾; 并详细讨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劳动。 《笔记本二》只保留了接下来的四页手稿,主要涉及私有财产。 笔记本三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私有财产与劳动、私有财产与共产主义的讨论、对当时各种共产主义理论的考察和评论、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关于分工和货币的两个片段,此外还有序言。 。

《1844 年经济哲学手稿》在马克思生前并未出版。 1927年,苏联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图书馆”在第三卷附录中总结出版了这部手稿中的《第三手稿》(笔记本三)的俄译本,但这部分手稿被误认为是“神圣家族”。 》准备材料。1932年,苏联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EGA1)历史考证版在第1卷第3卷中出版了所有德文原稿手稿,并增加了标题《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编辑按照逻辑结构组织手稿,按照思想内容将手稿分成几个部分

点; 稿件中没有标题的所有部分均由编辑命名。 1974年,苏联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二版第42​​卷收录了这部手稿的俄译本; 手稿的德文原件。 这两个版本均采用了1932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研究版(MEGA1)的上述编排方式,并基本沿用了编辑所添加的标题。 从那时起,逻辑结构清晰的文本就成为马克思手稿的当前版本。

1982年,苏联和民主德国联合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2)出版了第二卷《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全文第一部分的德语。 编者采用两种编排方式:一是根据原稿的写作时间顺序和写作风格,编者对马克思的手稿进行了仔细的重新辨认和核实,力求真实地再现这份文献原本的历史面貌; 第二,编辑根据稿件的逻辑结构和思想内容,认真研究稿件的理论主旨和内在联系,吸收学术界和出版界的成果,对段落划分、内容编辑和以前版本中的各种标题。 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力求更好地体现原著的写作思想和理论逻辑。 可以说,这是学习和研究马克思这部著作的较好的文本。

我国《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最初是何思敬根据1932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EGA1)第一部第三卷翻译成中文,宗白华主编。 。 1956年出版社出版,题为《经济学-哲学手稿》。 此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原文,刘丕琨根据苏联1956年出版的俄文版《马克思恩格斯早期作品选》,并参考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版和德文版,翻译了《马克思恩格斯手稿》。 1979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题为《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

多年来,中央编译局高度重视《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的翻译研究工作。 一方面,我们认真吸收前人的编译成果,另一方面,我们充分利用权威的外文版本,力求译文以细致、严谨的态度,完整、准确地体现原著的理论内涵。精致的态度。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们不懈地翻译和修改这部作品的中文译本:

1979年,我们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版第二卷第四十二卷和德文版增补第一卷第一卷为基础,参考英译本和国内现有的汉译本,翻译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更正了马克思的这份手稿。 编入第一中文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题为《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并单行出版。 随后,部分内容被选编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版。 卷;

2002年,我们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部第二卷原稿的逻辑结构和思想内容整理文字,编辑了第一部中文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于1982年出版。对收到的稿件的译文进行综合编辑,编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中文版第三卷,并单行出版;

2004年以来,在中央组织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期间,我们再次审阅和修改了这份稿件的译文,对注释和各种相关材料进行了补充和订正,编入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第一卷。 2009年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文集》,部分内容节选于2012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选》第三版。

本书是继《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出版后出版的《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的新版。 本版不仅在翻译上采用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的最新成果,而且在编辑上也赋予了新的特点,包括首次将这本手稿的两篇文本纳入理论研究和实践之中。研究需要。

具体来说,我们按照马克思手稿的逻辑结构和思想内容,在本书正文中发表了正文。 如前所述,马克思的这部遗作是一份未完成的手稿,由几个片段组成; 这些片段是作者为了自己研究问题、理清思路、理论判断、科学结论而先后写下的。 衔接和文字表达不可避免地缺乏连贯性和可读性,这必然使读者在阅读中遇到各种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非常有必要通过对稿件的整体检查,根据稿件所蕴含的内在逻辑,对稿件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做到条理清晰、条理清晰; 这样的文本正是读者所需要的,它对于理解和把握马克思手稿的理论精髓已经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同时,我们首次在该单册中按照手稿撰写顺序出版了正文,作为本书的附录。 我们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EGA2)为基础,根据原稿的写作时间顺序和写作风格重新整理译文。 目的是呈现稿件的原貌,为理论界和学术界的研究提供必要的文献基础。 同时,也有利于读者了解马克思手稿形成的历史过程。

本书注释及相关资料选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

在手稿中,马克思用红棕色铅笔划出的句子或段落在本书中是双刃剑。

斜杠表示开始和结束; 文中方括号内的罗马数字是马克思本人手写的。

手稿页码。

资料来源:《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