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亚布力之怼”不应是东北政商关系缩影

日期:2018-01-04作者:雄安新闻阅读量:
文章摘要:不少地方在发展经济时,大张旗鼓地招商,但往往使出开门招商,关门打狗的权术。中央鼓励民营资本发展的政策都被一些歪嘴和尚念歪了。蔡恩泽1

不少地方在发展经济时,大张旗鼓地招商,但往往使出“开门招商,关门打狗”的权术。中央鼓励民营资本发展的政策都被一些歪嘴和尚念歪了。

蔡恩泽

1月2日,中诚信集团创始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亚布力阳光度假村董事长毛振华,声讨黑龙江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管委会的一段视频,引发轩然大波,是为“亚布力之怼”。山海关外,关于营商环境的老话题,成为新年伊始的新热点。

冰天雪地,不仅成就了“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式苦寒壮观的诗境,也造就了一种紧俏的旅游资源,可以被开发,也可能被争抢。

有人说,亚布力这小小的一片地方发生的事就好像整个东北企业与政府间博弈的缩影,可能有点以偏盖全。但要想振兴东北经济,还真的要改善政商关系,这是若干对策中的首选。

据说,亚布力管委会右手主宰生杀大权,可以进行行政许可、处罚以及检查,拥有143项权力,左手可以组建公司,大开大合,无往不利。

如果是事实,这明摆着还是计划经济时代那陈旧的一套,政府既当竞技的滑雪手,又当判令胜负的裁判员,国进民退,在与民争利中通吃。

这不免让人们对在视频中“喊冤”的亚布力阳光度假村董事长毛振华深表同情。毛振华在视频中申诉其企业23万平方米的土地被政企不分的管委会非法侵占,“三山联网”浪费纳税人的钱,执法机构拦截旅行社,威胁旅行社不能到毛振华旗下的阳光度假村去。

我们无法考证毛振华“冤情”的可信度,宁愿相信这是一场误会。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但愿这是给亚布力管委会敲了一记警钟,能从中汲取工作中的局部失误。

长久以来,有所谓“投资不过山海关”这句民间谶语,对背后的东北政商关系产生过深刻的怀疑。最可怕的不是市场之狼,而是权力任性之狼。

当下,中国经济改革的核心是政府自身和国有企业的改革,而政商关系的结合部即边界,是改革的重中之重,即政府的归政府,企业的归企业,政府有形之手不能随意“伸手”、胡乱指挥,更不能恣意搭建“围档”,肢解市场经济,吞食企业的利益。

廓清政商关系与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相契合。

“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

“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十九大报告中上述两段文字似乎专门针对亚布力的政商关系,句句都让人深有感触。

都说振兴东北经济难,到底难在哪里呢?是缺投资吗?根本不缺,像亚布力阳光度假村这样的企业在东北已经打拼了22年,近8年每年投资1亿多,对东北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

但其董事长毛振华何以沦落到声泪俱下“喊冤”,要向省委书记讨一个公道。其中的原由值得深思。

我们发现全国不少地方在发展经济时,大张旗鼓地招商,但往往使出“开门招商,关门打狗”的权术,“招商引资”变成“骗商劫资”,中央鼓励民营资本发展的政策都被一些歪嘴和尚念歪了。

无数事实已经证明,营商环境比金子更珍贵,无诚信不法治就没有合作。振兴东北,正在过坎爬坡,全国人民都在关注,实在经不起政商关系的折腾了。

一位国内著名企业家,以极端的方式公开“喊冤”,其引发的关注可想而知。我们宁愿相信毛振华的遭遇只是亚布力或者黑龙江一地的个案,但良好的愿望代替不了现实,目前整个东三省的政商关系都有待改善。东北振兴,归根到底是体制的革新、是思维的脱胎换骨、是理念的更新。谁先迈出痛苦的第一步,谁就在东北振兴中夺得先机。我喜见沈阳等一些地方,已经将改善政商关系、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大课题来攻克。

据报道,黑龙江省政府调查组已经介入,黑龙江省委书记在年前考察亚布力时也放出要求森工总局“在政企分开上先行一步,充分激发林区市场主体活力”。希望这件事情会成为东北内部改革的一个契机,同时成为企业家精神在中国落地生根的又一个节点。

2017年9月,中央首次发文明确企业家精神的地位和价值,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要营造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营造尊重和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

想要真正改变,让企业家精神的种子继续生长,必须从基础制度层面加以解决,让政府变得更轻,减少企业的赋税负担及各种精神桎梏,将权利下放,让企业更有力量,去创造自己的生活,去开拓自己的明天,让“最黑暗的日子”变成“最光明的日子”。

毛振华在茫茫雪地义愤填膺“喊冤”,是互联网时代的一次“拦轿递状纸”,相信在名人呼号之下,有关部门会尽快修复当地投资形象,也许是坏事变好事的一个转折。 转自证券时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