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媒时代,如何培养新闻与传播专业学生 传媒观察 | 当前我国国际传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日期:2023-08-07作者:佚名阅读量:
文章摘要:当前我国国际传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一、新时代我国国际传播的整体现状二、全媒体时代我国国际传播存在的问题综观当下国际传播的实践情况,我国国际传播工作中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在本土化策略方面,我国国际传播的本土化、国际化传播的程度有待进一步加深。(载《传媒观察》2021年08月号,原文约10000字,标题为:当前我国国际传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长远,审时度势,高度重视加强国际传播能力,提出一系列新时代国际传播的新理念、新理念、新策略。 郑保伟,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新闻传播学科召集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19级博士生王庆在《媒体观察》上发表文章称,近年来,我国国际传播工作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也面临着视野狭窄等问题。资源整合不足、宣传力度不够、策略方法不当、舆论引导不力、沟通效率不高,应从观念更新、制度保障、实践创新、话语建设、人才培养五个方面下功夫,有效解决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大力提升和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我国国际传播现状、问题及对策

郑宝伟王庆

当前,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和国际话语权与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不相匹配。 因此,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以“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为主题。 改善国际传播是一项任务。 对标这些要求,反思新时代我国国际传播的现状,找准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领会讲话精神,有效寻求解决办法,从而突破当前困境,谋求长远。发展。

一、新时代我国国际传播总体现状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在这个过程中,我国的国际传播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成绩与问题并存。 虽然我国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显着提升,但国际传播工作中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迫切需要我们进行全面反思和深入探索,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挥最大优势,扬长避短,诚信创新。

(一)媒体“硬件”“软件”建设成效显着

在硬件建设方面,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积极采用先进的采编技术和新颖的传播方式(如直播、音视频等),不断拓展新闻报道的内容。报告范围。 增加国际新闻报道的数量和类型,增强报道的时效性和影响力,壮大国际传播人才队伍; 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等,以“借船出海”的方式吸引了大量海外用户。 例如,截至2017年8月,新华社已开设19种语言的48个社交媒体账户,粉丝总数达3720万。 此外新传媒时代,如何培养新闻与传播专业学生,一些民间媒体也积极“走出去”,不断向海外拓展,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例如,四达时代集团已在非洲30多个国家注册成立公司,开展数字电视和网络视频业务,发展了数千万数字电视用户和移动用户,致力于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媒体集团。

在软件建设上,中国媒体更加关注海外用户的需求,积极设置话题,采用更贴近海外受众的语言、风格和选题,软化“硬新闻”,采用故事化表达,强化与海外观众互动等。在此过程中,我国国际媒体工作者的专业能力显着提升,国际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显着增强。

(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和国际话语权建设任重而道远

但我们必须承认,我国在国际传播能力、国际话语权方面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话语、中国故事、中国声音无法有效传播。

(三)国际国内环境给我国国际传播带来机遇和挑战

首先,和平与发展是大势所趋、时代潮流。 世界的繁荣发展、和平稳定为我国改革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国际社会也越来越关注中国道路、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声音。 有利的条件。 其次,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为实现媒介深度融合和改革创新,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了坚强保障和发展动力。 特别是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新传播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国际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渠道,极大推动了国际传播方式的创新。

但我国国际传播也面临严峻挑战。 首先,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日益突出,国际交往受到外交政策、经贸、重大突发事件应对等多方面干扰和威胁。 。 二是国家间摩擦更加频繁,意识形态对抗和国际舆论斗争更加激烈。 第三,随着新媒体和新技术在全球的广泛应用,新媒体日益成为国际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国际传播领域的新趋势是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智能化。 国际传播应该认真思考如何发展自己的新媒体优势,如何赢得更多国际受众的支持,如何有效影响或引导国际舆论,争取国际话语权。 着力解决重大问题。

二、全媒体时代我国国际传播存在的问题

纵观当前国际传播实践,我国国际传播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视野狭窄

从国际传播主体来看,我国当前国际传播的主力是政府和媒体,企业、智库、大学、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参与较少。国际交流中,积极参与意识不强。 总体格局尚未完全打开,各方面力量尚未充分调动,各主体之间协调配合程度较低。 例如,调查发现,我国央企国际传播存在三种现状,即“知行而不会说”、“学会做而学会说”、“敢于做而不敢说” ”。

(二)资源整合不足

目前新传媒时代,如何培养新闻与传播专业学生,我国国际传播在国内外信息文化资源的挖掘、加工、加工、利用、共享和整合,以及国内外新闻、文化新闻、经济新闻的协调和发布方面还不够强。 、科技新闻、体育新闻等也存在不足。 此外,从实践来看,我国国际传播工作在国际新闻报道方面还存在采访不足、深度采访不够、无法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等短板。 这导致国际重大事件和热点问题的报道频繁。 肤浅、缺乏创新、生动性等,进一步影响了我国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力、影响力和引领力。

(三)宣传力度强

宣传色彩浓重是我国国际传播工作中长期存在的重要问题。 另外,这个“宣传导向”的概念本质上也是一个“传播者导向”的概念。 ”。国际传播深受以往“以传播者为中心”观念的影响,往往难以考虑国际受众的需求、兴趣和接受习惯。大多单向输出信息,缺乏平等对话和交流。与国际受众深度互动,受众对我国国际传播的接受度降低,传播有效性减弱。

(四)策略和方法不当

在传播策略、方法、技巧等方面,我国国际传播工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有学者调查发现,我国主流媒体国际传播从业人员大多为中青年,资质较低,对外传播经验有限,且大多没有出国工作或留学经历。 在传播形式和报道方式上,我国国际传播创新利用文字、图片、音视频、直播等新传播形式,与国际会议、活动、高校、思想等新平台、新渠道融合传播。坦克,并实现沟通的内容和形式。 在宣传统一、内外宣传统筹等方面还需加大力度。 在本土化战略方面,我国国际传播本土化、国际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深化。 过去,我国国际传播往往采取“重国内、轻国外”的报道策略,在推动内容制作、平台渠道、人员机构、传播方式等本土化方面做得不够。

(五)舆论引导不力

在舆论引导方面,近年来,我国国际传播虽然在主动设置话题、密切跟踪国际热点话题、活跃中国声音等方面做出了大量努力,但积极利用重大国际事务,积极引导舆论和舆论。揭露真相。 积极回应舆论,巧用传播策略有效引导舆论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理念更新:树立立体大宣传工作理念

首先,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的内涵。 这就要求:第一要有国家立场; 二是要坚持真实原则,实事求是,用事实说话,呈现一个真实可信的中国,这是增强国际传播公信力和公信力的重要方面; 第三,要全方位、立体化、立体化展现中国形象。 其次,要打破思维束缚,构建和完善大规模对外宣传格局。 第三,要坚持特殊性和普遍性相统一的辩证思维,妥善处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二)制度保障:构建中国特色战略传播体系

首先,要加强国际传播工作的顶层设计和研究部署。 其次,要加大战略传播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与应用。 三是完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制度和政策体系。 对此,党和政府要不断完善国家层面的国际传播相关制度、法律法规和政策,如我国外交政策、媒体融合发展政策、发言人制度等,加大政策对国际传播工作的影响。 支持; 各国际传播主体也应不断完善自身内部规章制度,如创新人才选拔机制、员工考核机制、内容生产机制、产品运营和营销机制等。

(三)实践创新:实现媒体融合发展和全面创新

首先,要不断改进传播策略和方法,实现本土化传播、精准传播、全局传播、故事化传播,着力提高新闻报道质量,增强新闻报道的趣味性和人情味。沟通内容。 其次,要加强新技术、新平台的创新运用和充分利用,根据不同平台的不同特点策划新闻报道。 三是要加强与国外媒体特别是本土媒体的合作互动。 四要主动提出问题,抓住舆论机遇,引导国际舆论。 第五,要加强与国际受众的深度互动,以用户为中心,特别是在社交媒体时代。 粉丝数以及点赞数、评论数、点赞数和转发数是衡量国际传播媒体的重要指标。 它直接关系到国际交流的有效性。

(四)话语建构:构建汉语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中国特色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不断加强我国话语体系建设。 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对加强我国话语体系、叙事体系建设具体提出了“努力创造中外融合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等诸多主张和要求。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等,从理论上为中国话语体系和学术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

(五)人才培养:建设新时代国际传播人才过硬队伍

加强国际能力建设,首先要优化人才结构,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其次,要全面提高国际传播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另外,提高我们老百姓的综合素养,特别是媒介素养和国际传播意识,有时也非常重要。

(载于《媒体观察》2021年8月号,原文约万字,标题为:我国国际传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本文为摘录,注释等省略学术引用请参阅原文科学技术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新闻政策变迁研究(1921-202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郑保伟,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新闻学学会召集人和沟通纪律

王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19级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