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真正的危机不是司马南...

日期:2022-01-07作者:于见阅读量:
文章摘要:知名独立学者、“大V”司马南的连续炮轰再一次揭开了联想“国王的新衣”
    关于联想所处的危机,它可能从来不是“表面”舆论争端那样简单。

    在不久之前刚刚成为“史上最短”的科创板IPO案例之后,联想的低科技属性似乎又一次地被盖棺定论。更重要的是,它从“民族品牌”到“全民吐槽”的负面口碑仍在持续。
司马南
    而这一次,知名独立学者、“大V”司马南的连续炮轰再一次揭开了联想“国王的新衣”。

    自从本月月初以来,司马南至今已经连续发布了七个视频对联想进行全方位的质疑,包含资产流失、资不抵债、信息安全等等问题在内的集中“审视”让本就在大众口碑层面一言难尽的联想再一次成为众矢之的。

    这一次,联想能够像之前很多次那样安然渡过难关吗?

    面对联想的现状,不得不让人联想起《无间道》里面那句“出来混,迟早要还”,当联想无数次地陷入舆论的口诛笔伐之后,我们已经习惯于吐槽联想这家公司的种种,却同时也让人顿生可惜之感:

    作为一家中国现代化企业“标杆”,联想本应该在市场的大潮中用创新与业绩来证明自己,而现在,它不得不因为种种历史包袱、争议决策而陷入巨大的反对旋涡中。

    在关注司马南“炮轰”联想事件之前,我们不得不说这次事件能够引起如此大的关注并非是因为司马南说的有多劲爆,其深层次原因还是在于现在的联想已经不再能举起中国科技、互联网大旗,错过了移动互联网新浪潮的联想因为自己的“不行”而失去了在普罗大众眼中的光环,故而在危机发生时,它过去被捧的多高现在就摔的有多惨。

    大众对于联想的反感并非一日造就的,从2016年坊间对于杨元庆“高薪低能”的质疑,到2018年掀起全民讨论热潮的“5G投票事件”,再到中间不断贯穿的“美帝良心想”、产品质量问题等等,在大家已然熟悉了联想的种种“骚操作”之后,司马南选择了归纳总结、集中爆破,最终酿成了司马南谈联想的舆论狂潮。

    客观来说,作为一名“跨界”学者,司马南对于联想的种种指责并不是十分严谨,纵观所有司马南发布的视频,我们可以明显看出他在不少地方都有些想当然、“信口胡来”的倾向。

    不过这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当司马南把这些年来存在于联想身上的种种质疑、传闻给尽数呈现之后,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给司马南点赞?为什么会有大量评论踩上联想一脚?

    针对司马南对于联想的种种质疑,想必很多人都没有时间真的去仔细看,在此我们可以简单概括一下。

    首先是关于联想研发投入少、走的是一条“贸工技”路线,这一点其实是老生常谈了,对此联想方面的确也没什么好说的,在当年联想内部“技工贸”战胜“贸工技”时就已经埋下了后续的隐忧。

    其次是质疑联想涉嫌国有资产流失转移,这一点引发的舆论震荡最为强烈,因为在“假爱国”的舆论偏向下,这点正好与之相对应,能够产生的联想也足够大。按照司马南的说法,联想当年在股权分配的时候,中科院的股权其实是被“贱卖”的。

    在这一问题上,其实舆论很难给出一个精确的判断,只能说是猜测,因为在那个改革开放大潮时代,往往存在着很多用现如今标准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都已经过了那么久,到底有没有“贱卖”只能等官方的调查答复才能有定论。

    此外,联想高管拿高工资的质疑也同样老生常谈,这些年来,联想在科技行业中的地位有多边缘,其CEO、高管拿高薪的新闻就能吸引多大的质疑,这已经是联想的常态了。

    在此过程中,联想真的很有必要反思自己为什么老是置舆论于不顾,一面让杨元庆等高管的拿着“天价高薪”,一面“硬扛”舆论的口诛笔伐。

    还有,联想投资了很多金融小贷公司,其因放贷业务而导致的种种问题也被指出,司马南表示联想的大部分的利润其实来自于放贷。

    还有联想资不抵债、负债率高达90%,以及高管有很多外国人等,这些质疑在此我们就不延展了,司马南的节目一出来之后就有很多人指出了他在这些问题上的“业余”之处。

    司马南在负债率的算法上被指出有失偏颇,关于外国高管的问题也没什么好说的,国际化大企业有很多外国人高管很正常,这是中国企业出海的必经之路,不能因为反感联想就丧失掉了全球化的格局眼光。

    种种问题之下,联想这家企业提供给了人们太多的讨论空间,其中有些成为共识,有些还有待进一步确认。但不管怎样,大众不会管那么多,在联想口碑风向急转直下的这几年里,司马南的“指控”再一次成为搅动联想企业形象的催化剂。

    更不乐观的是,联想在公关处置手段上也不达人意,这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于联想的负面观感。

    据悉,联想集团乔健女士选择了主动和司马南进行短信沟通,司马南则干脆直接把这个沟通当成了素材,写出一条关键词为“柳传志女秘书召见”的微博,其中讽刺之心可见一斑。

    不得不说的是,对于联想,不论它在这一次的舆论危机中如何解释、处理,它都很难逃脱的了更进一步的口碑下滑,在此背景下,也许联想能够真正解决危机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用未来的成绩来证明自己。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