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承素摹王羲之兰亭序》是双钩廓填吗

日期:2014-04-15作者:阅读量:
文章摘要:2014年3月10日《东方早报》刊登署名林牧之的文章:《高倍放大反而证明‘功甫帖’系双钩廓填》,针对拙文《‘功甫帖’纸张检测报告的说明》中《功甫帖》非“双钩廓填”而是自然书写的结论,林牧之反驳如下:“同样著名的‘双钩廓填’本:冯承素摹王羲之

  林霄

  2014年3月10日《东方早报》刊登署名林牧之的文章:《高倍放大反而证明‘功甫帖’系双钩廓填》,针对拙文《‘功甫帖’纸张检测报告的说明》中《功甫帖》非“双钩廓填”而是自然书写的结论,林牧之反驳如下:“同样著名的‘双钩廓填’本:冯承素摹王羲之《兰亭序》里面大部份字是根本看不到双钩线的”(林牧之原文)。而且指出《冯承素摹本兰亭》还能够看到自然的墨色变化,以此来证明:“双钩廓填”的摹本也能够做到看不出双钩线,以及墨色的变化自然。林牧之有一个未经证实便拿来用的前提概念是:冯承素摹《兰亭序》是“双钩廓填”本。将“摹本”自然等同于“双钩廓填”本。那么,这件兰亭摹本是“双钩廓填”本吗?

  《兰亭序》历代摹本众多,这一件被称为《冯承素摹兰亭序》或《神龙本兰亭序》,在名称上是都是有问题的,它是何时的摹本,出自谁手,历来都有争议。这些都不是这里讨论的重点,沿用《冯承素摹兰亭序》之名,只是区别于其他摹本。

  我们先来搞清楚所谓的“摹本”有几种制作方式:方式一“临写”,指对照原本徒手仿写的写本。如褚遂良、虞世南临本《兰亭序》。方式二“映写”,指使用特制的硬黄纸或油素纸或薄纸,蒙在原作上,对着光源,用毛笔直接用书写的方式摹写,比如台北故宫藏怀素《自叙帖》,就被证明为映写本。方式三“双钩廓填”,用上述特制的纸张蒙在原作上对着光源,先将字的笔划轮廓用细线精细地勾摹出来,再用毛笔填满轮廓线的中间空白部份。最难的地方是枯笔的飞白处。古人可以用这种方式勾摹出非常精彩的摹本,凭肉眼是看不出勾摹痕迹的,比如现藏于日本的王羲之《丧乱帖》,台北故宫藏王羲之的《奉橘帖》、台北故宫藏王羲之《远宦帖》。但这些摹本在放大镜下还是能够看到轮廓的痕迹。比如在起落笔处有钩填轮廓交叉的燕尾,在枯笔飞白处看到紊乱不平行的乱丝。以下直接引用傅申先生制作的图片说明,见《书法鉴定—兼怀素自叙帖临床诊断》一书(台北典藏2004年版P46—49页),以此说明“双钩廓填”的特征以及鉴定方式。

“双钩廓填”例一:台北故宫藏王羲之《平安、何如、奉橘帖》“双钩廓填”例一:台北故宫藏王羲之《平安、何如、奉橘帖》《何如帖》“审”字局部,双钩落笔处形成燕尾交叉线。《何如帖》“审”字局部,双钩落笔处形成燕尾交叉线。《何如帖》“迟”字局部钩填处显飞白乱丝《何如帖》“迟”字局部钩填处显飞白乱丝《何如帖》“迟”字局部钩填处显飞白乱丝《何如帖》“迟”字局部钩填处显飞白乱丝《奉橘帖》“霜”字局部见双钩落笔交叉燕尾线《奉橘帖》“霜”字局部见双钩落笔交叉燕尾线王羲之《远宦帖》,台北故宫藏王羲之《远宦帖》,台北故宫藏《远宦帖》“多”字局部,见笔端钩填飞白乱丝《远宦帖》“多”字局部,见笔端钩填飞白乱丝《远宦帖》“问”字局部,见笔端钩填飞白乱丝《远宦帖》“问”字局部,见笔端钩填飞白乱丝《远宦帖》“悬”字局部,见笔端钩填飞白乱丝《远宦帖》“悬”字局部,见笔端钩填飞白乱丝《远宦帖》“疾”字局部,见长撇中钩填飞白乱丝《远宦帖》“疾”字局部,见长撇中钩填飞白乱丝

  我们再回来看冯承素摹王羲之《兰亭序》,将会看到那些特征?“林牧之”先生所说,有很多字根本看不出双钩线,其实不是“根本看不出”而是有些字轮廓线“不易发现”而已。其实是这件“冯摹兰亭”上有更多字却是可以明显看到单边轮廓线的,我们来仔细看看举出的这些字,放大10倍、20倍后会发现什麽。

冯承素摹王羲之《兰亭序》冯承素摹王羲之《兰亭序》

  先看林牧之文中选过的一个“根本看不出轮廓线”的“知”字:

先看林牧之文中选过的一个“根本看不出轮廓线”的“知”字:“根本看不出轮廓线”的“知”字:

  “知”字横笔明显上方有轮廓线,轮廓线墨色较浓,而且与实际起笔产生交叉,露出“燕尾”。

  在冯承素摹《兰亭序》中,大致会有以下几种情形出现:

  一,发现笔划单边有轮廓线,而实际起笔或多或少会偏离轮廓线,就露出实际运笔与轮廓线不重合的现象,也有部份字实际运笔完全重合轮廓线或者覆盖了轮廓线,这一部份的字较难发现轮廓线。

  比较明显看出轮廓线的字有很多,比如下面的“尽”、“哉”、“嗟”、“禊”、“当”、“仰”、“茂”字。

“尽”字“尽”字“哉”字“哉”字“嗟”字“嗟”字“禊”字“禊”字“当”字“当”字“仰”字“仰”字“茂”字“茂”字

  二,实际运笔偏向轮廓线一方,造成另一方缺墨,另起一笔,作为补笔。

  如“死”、“岁”、“觞”、“同”等字。都是用两笔来写一笔。

“死”字“死”和“岁”字“觞”字“觞”和“同”字

  三,发现起笔位置错误,重新起笔。

  如“有”、“可”字。

“有”字“有”字“可”字“可”字

  四,用不止一笔来画出枯笔分叉处。

  如“左”、“为”字。

“左”字“左”字“为”字“为”字

  以上四种情况在冯摹兰亭中反复出现,无疑,这是一种摹本,那么它是以上哪一种方法的摹本呢?首先排除前面两种:“临写”和“映写”,那它是“双钩廓填”吗?又不是。因为往往只看到笔划的单边轮廓线。而且有些轮廓线只有局部,也就是轮廓线并不完整。比如“情”字:

“情”字“情”字

  而且在大部份笔划看到的是自然书写的墨色,浓淡自然,笔划交叉处墨色重叠自然,特别是起笔处往往偏离轮廓线,而且偏离的很厉害,显出书写者自己的书写个性,起笔动作偏大。

  因此我在这里提出了另一种摹本制作方式:“单勾临写”。

  这种摹本制作方式是这样的,1,将薄纸蒙在母本上,对着光源,将笔划的单边轮廓用细笔摹下,甚至只摹下部份线条,或者线条的起止处、转折处,这样的作用是,使接下来的临写不至于偏差太大,以免使文字排布脱离了整篇的正确位置。2,用徒手临摹的方式,尽可能地照着轮廓线重叠的位置临写。个别笔划缺墨或者线条偏瘦的地方,用补笔补救。这种摹本的制作者需要有很高的书法功力。

  现在可以解答林牧之所说提出的问题:问题一:“双钩廓填就一定没有墨色变化吗?”问题二:“双钩廓填是否一定能够看到轮廓线?”。我的答案是:

  一,双钩廓填一定没有自然的墨色变化。

  二,双钩廓填一定能够看到轮廓线。

  因为冯承素摹王羲之《兰亭序》不是用“双钩廓填”法制作的摹本,而是一种单勾再临写的、补笔制作的摹本,暂且称为“单勾临写”。这种摹本的特点是:既有双钩本的部份轮廓线特征,又具有写本的特征,墨色自然变化。

  虽然傅申先生也将流于美国的王羲之《行穰帖》归于“双钩廓填”,此帖不仅有墨色的浓淡变化,也可以在放大镜下发现轮廓线的痕迹。因此也很有可能,《行穰帖》的制作方式与冯承素摹本兰亭一样,也属于“单勾临写”的摹本。

  本文提出又一种“单勾临写”的摹本制作方式,,将傅申先生总结摹本的制作方式增加了一种。以《冯承素摹兰亭序》为例,意在抛砖引玉,若有不妥,则请教于大方。也在此感谢林牧之的文章,虽然我不同意他的结论,但他的这篇文章,毕竟引出了一个更有意思的话题。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