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新郑胡庄墓地

日期:2014-04-14作者:阅读量:
文章摘要:发掘证实,M1、M2两座带封土的“中”字形大墓为战国晚期韩国的一组王陵级大墓。M2的封土之上发现的“中”字形陵寝建筑,由保存较好的散水、壁洞、柱石和部分屋顶瓦砾层等组成。这种建筑形态是商周时期墓上建筑到秦始皇陵封土以外设便殿的过渡形态,目前
  新郑胡庄发掘工地    新郑胡庄韩国王陵大墓封土堆  墓地位于新郑市“郑韩故城”之西,东距故城西墙约1.5公里。墓地以2座大型战国积石积炭大墓为中心,周围密布中小型墓葬,是郑韩故城外围的重要墓地之一。为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顺利实施,2006年冬至今,我省连续发掘该处墓地,揭露面积12000多平方米,发现战国时期韩国王陵大墓,取得重要考古收获。发掘证实,M1、M2两座带封土的“中”字形大墓为战国晚期韩国的一组王陵级大墓。M2的封土之上发现的“中”字形陵寝建筑,由保存较好的散水、壁洞、柱石和部分屋顶瓦砾层等组成。这种建筑形态是商周时期墓上建筑到秦始皇陵封土以外设便殿的过渡形态,目前国内只在河北灵寿中山王的坟冢上发现过,具体形制不同。在两座大墓的周围发现了3条近长方形环状壕沟,每条间距在20米左右,组成了面积宏大的陵区排水和防御体系。这种布局国内仅在陕西东周秦公陵园有所发现,填补了韩国陵园形态的空白。大墓仍在发掘之中,新的重要发现值得期待。发掘区内还发现中小型墓葬近400座,可分为春秋郑国墓葬、战国韩国墓葬两个墓群,时代均早于陵园始建期。墓群叠压分布,墓葬排列密集,具有典型的家族墓地特色,对研究郑、韩两国宗法制度和埋葬制度具有重要价值。
标签: